進入內容區塊

親子教室、蒙特梭利課程、親子共讀、親子課程、幼兒課程、親子遊戲、趣味課程

:::

最新消息Class Photo

牧村首頁 〉最新消息

蒙特梭利課程


蒙特梭利教育法

台中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

親子教養


請先當好父母再來當朋友(1)

2025-11-11

【請先當好父母再來當朋友】文/何翩翩

蒙特梭利




記得有一次到新北的一間幼兒園演講,告訴家長們:『爸媽只需當爸媽,不須當孩子的朋友』,結束後一位媽媽非常驚訝地跑來跟我分享,這句話完全點醒了她,原來當朋友不是學齡前父母該做的事。

在蒙特梭利的教育中也提到紀律與服從這件事,當然她說的不是那種權威式、上對下、不能反抗的傳統服從,而是一種依著自己能力去遵守合理規則的服從,是基於對成人的愛與尊重,因為想要自己變得更好的渴望,進而期待能從讓他服氣的成人那裏得到指導的渴望。

在「男孩需要明確的指令」中告訴我們『教養關係,本來就不對等』,客觀來說成人不論在體型、智慧、能力等各方面都處於優勢,身為父母的我們要做的是帶領孩子成長,如果把孩子當成對等關係的朋友來經營,其實帶給孩子的反而是更多的不安全感,讓孩子得不斷的測試、自己努力、甚至撞得滿身是傷才找到這個世界的規則,更會顯得不知所措甚至絕望。

我自己在現場遇到過不少所謂調皮搗蛋的孩子,刻意的忤逆成人,故意為了反對而反對,更多時候我看到的是孩子心底的呼喊:「難道沒有一個大人可以給我一個明確的方向嗎?甚麼都要問我、擔心我、徵求我同意,我才幾歲而已?我好混亂啊!!」

很多時候孩子的反抗是為了要找清楚的界線而不是無止盡的同理。

當這樣的孩子遇到一個規則清楚且合理的成人時,他們一開始還是會用各種行為挑釁與測試,但當他看到了成人堅定且合理的界線與帶領,慢慢就會感到一種安心,如同一條氾濫的河流,終於找到了他的渠道,可以放心地流往屬於他的大海了。

這樣心甘情願地跟隨,才能讓孩子找到真正的歸屬感,能夠尊重別人與團體的需要,接納他人的感受。

『不對等的關係,是孩子們獨立自主的基礎,對年紀小的男孩來說更是如此』(男孩需要明確的指令),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不需要刻意的去掩飾或假裝你和孩子是一樣的,讓孩子接受事實是必要的,大人的確享有更多的權力、更多的自由,因為我們夠成熟,你甚至不用和孩子做過多的說明。

父母們千萬不要被自己過去不好的成長經驗困住了自己,要知道『管教從來就不是一種處罰,界線從來就不代表對立』,在我們拿掉鞭子、去掉傳統上對下的威權教育之後,剩下的不該是過度的同理與尊重,過早把孩子當朋友、當夥伴其實反而是一場災難的開始。

「男孩需要明確的指令」中說著:『父母過度的照顧,與關心不足一樣,都可能成為孩子的負擔』。

父母是多麼獨一無二的角色,千萬不要把自己降格成孩子的朋友,更別害怕建立界線會失去孩子對你的愛,無所不在和有求必應才是最可怕的教養方式。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學

蒙特梭利教學理念

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學 蒙特梭利教學理念 蒙特梭利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

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學 蒙特梭利教學理念 蒙特梭利教育

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教學

推薦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教學 推薦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

推薦蒙特梭利教育法

推薦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 蒙特梭利教學理念 推薦蒙特梭利教育法 推薦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工作

牧村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工作 牧村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具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具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學理念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

追蹤牧村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

最新消息動態、課程分享

探索更多課程
蒙特梭利教學

讓孩子創造未來無限可能

牧村課程表
OB線上預約課

蒙氏教學為成長打好根基

加入社團
牧村親子共學日誌

課程花絮、教養故事分享

蒙氏課程規範
親子共同成長

專心欣賞您的寶貝工作